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2023年3月6日,由《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在北京圆满召开。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米森”)为该学术交流项目的独家支持单位。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权威检验临床专家齐聚

前沿视角聚焦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

此次会议邀来多家医院知名专家通过学术交流、规范化培训,提高中国检验科医生对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在癌症早筛早诊中应用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实现癌症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医院及检验科室整体服务水平

受邀出席此次项目启动会的嘉宾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成彬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清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培昌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曹永彤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凯教授、《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干岭教授、《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季媛媛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安成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绵洋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晓涛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丽艳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马亮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海霞教授、航天中心医院梁国威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刘向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雅杰教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赵秀英教授。艾米森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良禄博士出席会议。


开幕致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成彬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如何应用于临床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当前需要更多的临床、检验专家携手共同推动肿瘤早筛早诊发展,此次‘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成彬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清涛教授在致辞中讲到了“三个重要”,第一,癌症的早筛早诊非常重要;第二,检验医学对于肿瘤早筛早诊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学术推广很重要,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帮助医学检验人员进一步了解癌症早筛早诊的理论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使检验医学更好的为提高人民健康服务。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清涛教授

“基因甲基化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培昌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更多的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应用指南供临床医生使用,造福于患者。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培昌教授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曹永彤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癌症早筛面临着居多挑战,临床应用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攻克,此次癌症早筛早诊提升计划,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打破基因甲基化类分子诊断技术的高技术性壁垒,解决在医院应用过程中存在理论和技术认知不足的问题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曹永彤教授

“艾米森致力于肿瘤早筛早诊产品的全球化推广,基于独有的全球领先的肿瘤早筛早诊技术平台,秉持‘早期、精准、便捷、普惠’的产品理念,已推出了涵盖消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与泛癌种等多类高发肿瘤的早期无创检测产品。艾米森从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科研合作和公益筛查科普等多方面全面展开积极推广,助力肿瘤早筛早诊的技术发展和行业规范建立。本次艾米森独家支持的‘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希望通过与检验领域众位专家一起交流、推广普及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在医院检验科的应用,逐步地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更好地服务患者,为我国癌症防控贡献出我们的力量。”艾米森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良禄博士在致辞时说道。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艾米森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良禄博士

 

特邀嘉宾致辞


特邀嘉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凯教授在致辞中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探讨了对肿瘤早诊早治的认识,他指出,肿瘤的早筛早诊是未来的方向,对比发达国家完善的肿瘤早筛早诊体系,我国目前结直肠癌筛查状况受到医疗资源、专业技术人员的限制,且群众基数庞大,整体受检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初筛和精筛相结合的两步法是适合我国国情的CRC筛查、早诊流程。对于结直肠癌来说,粪便DNA检测是很好的初筛方式。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凯教授

 专题报告分享

 

接下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马亮教授《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介绍及应用》做了专题报告,马教授表示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是目前比较热门的领域,越来越多的基因甲基化项目开始走向临床,在众多肿瘤领域都已广泛应用。从甲基化检测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检测方法学的进展,到基因甲基化的临床应用,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他表示,对比基因突变作为癌症早筛标记的难度大,且有一定的假阳性,DNA甲基化便捷普适、准确性高比基因突变更适合作为癌症早筛标志物。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马亮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海霞教授从LB技术概述及ctDNA在伴随诊断中的价值、液体活检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LB整合至临床实践的路径及挑战三个方向就《液体活检:从基础走向临床面临的挑战》做了主题报告,李教授表示DNA甲基化水平可作为“泛癌”筛查候选标志物,可检测多种肿瘤,不仅可以补充当前的筛查方法的不足,还可以根据复发风险和对治疗的反应帮助对癌症患者进行分层。她总结说:“液体活检技术在进展期肿瘤患者基因分型、肿瘤治疗疗效评价、肿瘤复发转移风险检测、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和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等方面均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安成教授主持分享。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安成教授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海霞教授

航天中心医院梁国威教授专题报告的主题是《基因甲基化检测临床应用分享-结直肠癌粪便DNA甲基化检测》,他指出早筛早诊早治是防治结直肠癌的关键。目前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不容乐观,而筛查率、早期诊断率却很低,公众对结直肠癌及筛查的知识和重要性认知不足。粪便DNA检测技术对于癌前病变的高灵敏度以及非侵入性、依从性好等特点已逐步得到国内外临床的认可和指南共识的推荐,有望应用于CRC人群普查。并指出近年来肠癌DNA甲基化检测领域的研究也有新的突破和进展,发现左右半结肠肿瘤DNA甲基化标记物存在差异,双靶标互补,能提升左右结肠肿瘤检测灵敏度。而基于这一特征,采用SDC2和TFPI2双靶标联合检测的产品(艾长康®)也已上市并应用于临床,具有稳定性强、无创、方便、快捷等特点,可以提升临床早期肠癌的检出率,并做了相关案例分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绵洋教授主持并总结。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绵洋教授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航天中心医院梁国威教授

专题分享环节最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晓涛教授主持,艾米森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博士《肠癌粪便DNA检测与我国医学检验实践结合的策略探讨》作主题分享,他从我国肿瘤早筛早诊行业现状,粪便DNA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艾米森的早筛力量等维度向参会嘉宾做了分享汇报,详细介绍了公司丰富的产品管线及检测性能优势。艾米森致力于将基因甲基化检测优化为医院普检项目,将与各方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新的早筛早诊技术与产品的应用,为实现“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的美好愿景,持续贡献力量。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晓涛教授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艾米森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良禄博士

 

热点问题互动


热点问题互动环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丽艳教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刘向祎教授《检验科开展肿瘤早筛早诊等分子诊断项目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表了观点,她表示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支持和北京医保的准入,为检验科开展肿瘤早筛早诊等分子诊断项目带来了契机,当前新技术应用中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着很多挑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雅杰教授针对《肿瘤基因甲基化早诊项目如何进行院内推广,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以及使用》给出了建议,她表示临床意义的确定、项目操作的简便性、临床医生的认可、项目收费、医保准入、社会宣传都对肿瘤基因甲基化早诊项目在院内推广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赵秀英教授对于《基因甲基化技术的研发、转化、使用》给出了建议,她表示临床需求、患者需求始终应该放在技术研发的第一位,检测报告结果的解释也对基因甲基化技术的的转化使用有积极意义。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丽艳教授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刘向祎教授,中: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赵秀英教授,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雅杰教授

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曹永彤教授作了总结致辞,此次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本次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的相关学术交流有助于提升中国检验科医生对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在癌症早筛早诊中应用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将助力癌症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在医院顺利开展并惠及大众。
艾米森癌症早筛早诊技术提升计划项目 (北京站)圆满结束,权威专家齐聚共话基因甲基化技术应用普及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曹永彤教授总结致辞

分享:

相关推荐